头条眼
什么事情,是出了河南才知道的?
我想,一提两箱奶走亲戚,这是一个最大的吃惊吧,当时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时候,河南人都懵了!怎么送礼还分南北方吗?
然而,当我走出河南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情都跟我印象中不一样,尤其是喝茶,原来他们是真的在喝茶,而更多的意外,还有很多!

小时候家里都是用地锅做饭,春夏秋冬都是如此。
冬天,虽然喜欢在厨房里烧锅,毕竟暖和,但是因为冬天柴火少,很多情况下都是奶奶背着一个破单子或是一个尿素袋去大堤上捡一些杨树叶子烧火,要么就是去烧秋季收上来的玉米或是豆子梗烧锅。
但奶奶心疼,觉得捡柴火不容易,很多时候看到我们碗里的水没喝完,就心疼得不行。
到了夏天,那就更不得了了。

我们家的厨房是那种比较偏低一点的房子,很久很久的房子了,也不怎么透气,屋顶被烟熏得发黑。
每次进厨房,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奶奶做饭,每次做完也是一身的汗。
夏天热,尤其是农忙的时候,还要多烧点开水,装进茶壶里,带到地头给男劳力喝。

我们这些上学的孩子回到家,如果发现茶壶里没水了,就会去找邻居要点喝。
在我小的时候,这就是“借”。
比如说**“XXX奶奶在家吗?借我们点茶喝吧!”**
因为这个“借”,老人还批评过我们,说我们这样说不对。
不过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了。
我们这里就是把白开水说成“茶”!
老人说“烧点茶喝”!
小孩说“借点茶喝!”

家里来亲戚了,就“快给你二姑倒点茶喝!”
这里的茶就是白开水!
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网友说,那如果是茶叶泡的,该叫什么呢?
在我们老家,这是叫“茶叶茶!”
就是用茶叶,泡的茶,茶叶茶!
这样听,是不是觉得有点搞笑?
可老家就是这样,甚至到了现在,七老八十的人还是这么说!

所以在我读大学那一年,出了河南,去朋友家的时候,朋友请我喝茶,我当时就说“这不是有矿泉水吗?我喝这个就行,不用倒了!”
朋友也懵了!
这还没泡呢,怎么就倒了?
后来我一看才知道,他们真的就是拿出茶叶,泡上一泡,然后再给客人喝。

我当时就惊了“原来你们这个叫喝茶啊?”
是的,出了老家才知道,人家喝茶,真的就是喝茶!

在我老家,其实喝茶不单单是喝白开水的意思,如果是到了晚上,遇到熟人,人家问你“喝茶了吗?”其实就是在问你吃晚饭了没有。
曾经,也闹出过笑话。
人家不知道我们老家那边将晚饭称之为喝茶。
当主家说出“别走了,留下来喝茶吧!”
那客人以为就是喝茶叶茶,所以就选择走了。
几次之后,客人也是懵了!

为啥到了晚上就要喝茶?喝茶还能睡得着吗?
最后,客人也是无奈,就选择了同意留下来喝茶。
可他也没想到,到了晚上,主家端出来很多很多的菜。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喝茶是这么个意思!

出了河南,不单单是茶叶茶让我吃惊,让我还吃惊的是我同宿舍的一个人,他是东北那边的,和我一个大学。
但是他的分数,比我低了很多很多。
我经常说,他的这个分,不够上个二本的。
除此之外,我跟他们说我高三的时候一个班里140个人,就3个风扇,他们愣是不信!

我也才知道,所谓的甜水,原来不是白开水里加点红糖。

我也才知道,他们的高中,是可以没有晚自习,是可以一个周回家一次。
我高中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个月回家一次,一次就是半天或是一天!
太多太多了。
出了河南,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不一样。
不仅是方言、生活习惯,还有很多很多“以为”的事情,但其实,不是那样的。

唉,有时候也是很难说一些事情。
尤其是记得读了大学,赚了一些钱,想着请两个好朋友吃火锅。
以前总是听说过火锅如何如何,但从来没有吃过,毕竟囊中羞涩。
我不知道什么价格,只是知道比较贵。于是我就把所有的钱都带上,大概带了800多块钱。
吃的是什么呢?
就是学校对面的一家店,坐下后人家问你要什么锅底。
我也不知道啊,就选了一个自己可能熟悉的番茄锅底。
不一会,人家就端上来三个小锅。

看着眼前旋转起来的菜品,那可真多啊,好多东西在学校食堂都没见过。
一群人坐在一起吃,场面很热闹。
后来,结算的时候,大概是80多块钱。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也是在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东西叫旋转小火锅!

你遇到过什么类似的事情吗?让你觉得本来从小就如此,可有一天,觉得天塌了!
用户037366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