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公元645年,李世民率领着他的精锐之师,踏上了征讨高句丽的漫漫征程。当他的铁骑翻越一座低矮的山岗,眼前的景象却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狠狠刺入这位铁血帝王的心脏。
那是一片令人窒息的荒原。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散落的森森白骨,如同被秋风扫落的枯叶般,毫无生气地铺满了沟壑和山坡。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看到被野狼啃噬过的残破盔甲,依稀能辨认出是早已逝去的隋朝士兵的遗物。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远处赫然耸立的数座巨大的“尸塔”——那是高句丽人残忍地将隋朝阵亡将士的头颅堆砌而成,用以炫耀武力的“京观”。在其中一座京观的最顶端,一颗风化的骷髅头颅的齿缝间,竟然还插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铜制军牌,上面模糊地刻着“大业十二年”的字样。那正是三十多年前,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时期的遗物。
“风吹骨鸣,如泣如诉。”这是随军的一位文官在日记中颤抖着写下的句子。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是何等的凄厉与悲凉。李世民沉默了许久,他紧紧握着手中的马鞭,手背上青筋暴起。据身边的侍卫回忆,这位一向以冷静著称的帝王,那一刻眼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怒火与悲愤。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苍天,声音如同寒冬的朔风般凛冽:“朕的将士们!你们看看!看看这群畜生都干了些什么!”
高句丽,这个盘踞在东北亚边陲的小国,就像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三百年来一直让中原王朝如芒在背。摊开历史地图,你会发现这货简直就是个地缘战略上的“搅屎棍”。它占据着今天朝鲜半岛北部和我国东北的部分膏腴之地,北边勾结靺鞨等少数民族部落,南边压制新罗和百济,东边还时不时地跟倭国眉来眼去,活脱脱把东北亚搅成了一锅粥。
要说高句丽有多“作死”,那真是罄竹难书。早在隋文帝时期,他们就敢扣押中原使节,公然挑衅天朝的权威。到了隋炀帝时期,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为了维护天朝颜面,更是三次兴兵攻打高句丽。然而,高句丽人却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隋军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战场上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收集起来,垒成骇人的“京观”,这不仅仅是对死者的侮辱,更是赤裸裸地向中原王朝示威,如同狠狠地扇了隋朝一个耳光。
隋炀帝的三次东征,耗尽了隋朝的国力,最终导致了王朝的覆灭。据史书记载,每一次出征,隋军都是损失惨重,动辄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资治通鉴》中对当时战场惨状的描述,至今读来仍令人不寒而栗:“士卒冻馁,死者相枕,臭秽不可近。”无数隋朝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老兵,每每回忆起当年的惨状,无不痛哭流涕。一位来自幽州的老兵,在唐军出征前,甚至跪在李世民马前,声泪俱下地控诉高句丽的暴行,哀求皇帝为他死在异乡的父亲报仇雪恨:“陛下!我爹的骨头……还在那京观里啊!”
对于李世民而言,隋朝灭亡的教训是深刻的。他亲眼见证了隋炀帝的穷兵黩武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然而,面对高句丽的屡次挑衅和对隋朝遗民的残暴行径,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心中的怒火也在不断积聚。他深知,要彻底解决东北边患,就必须彻底征服高句丽,一雪前耻。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四月,年已47岁的李世民毅然决定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再次踏上了征讨高句丽的道路。这一次,他吸取了隋朝失败的教训,做了充分的准备。六万精锐铁骑从朝阳出发,他们身披明光铠,手持锋利的长槊,在阳光下闪耀着令人胆寒的光芒。与此同时,四万水师从莱州扬帆起航,巨大的战船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浩浩荡荡地驶向辽东半岛。
然而,这次远征对于年迈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挑战。他早年征战留下的膝关节旧伤不时复发,为了不影响行军,他只能让人用牛皮紧紧绑住。深夜,他常常因为疲劳和焦虑而咳嗽不止,甚至咳出血来,但他却瞒着将士们,偷偷嚼食人参来提神。
当大军抵达那片堆积着隋军白骨的荒原时,李世民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他下达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命令:“凡隋军遗骨方圆十里之内——活物斩尽!房屋焚毁!庄稼踏平!寸草不留!”这道近乎疯狂的“屠杀令”,瞬间在唐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据史料记载,唐军随即展开了血腥的报复行动。他们列成一道道火墙,向高句丽的村庄推进,房屋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战马肆意践踏着刚刚抽穗的庄稼,黑色的浓烟笼罩了整个地区,数月不散。传令兵嘶声力竭地传达着皇帝的命令:“连狗崽子都不许留下!”
当然,李世民的复仇并非仅仅是情绪的发泄,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他深知,要彻底击败高句丽,仅仅依靠军队的数量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战术和后勤保障措施。
吸取了隋朝后勤补给不足的教训,唐军在沿途设立了多达两百个粮站,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和物资,甚至还征发了五万民夫专门负责运送冰块,以防止食物腐败。在攻城器械方面,唐军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带来了威力巨大的冲车和云梯,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火攻武器。在攻打辽阳城时,唐军使用了大量的硫磺火箭,将城门烧毁,一举攻克了这座坚固的城池。面对高句丽人疯狂的反扑,唐军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攻打海城时,高句丽守军甚至组成“人肉炸弹”,将火药绑在身上冲向唐军的攻城器械,但唐军士兵却毫不退缩,用盾牌硬生生地扛住了敌人的自杀式袭击。在一次战斗中,李世民本人甚至被高句丽的毒箭射中左臂,幸亏身边的亲卫冒死用嘴吸出了毒血,才保住了性命。
然而,残酷的战争也暴露了人性的阴暗面。在复仇情绪的驱使下,一些唐军将士也犯下了滥杀无辜的罪行。辽阳城破后,一些士兵将怒火发泄在城内的平民身上,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海城战场上,也发现了大量高句丽妇孺的尸骸,与唐军的兵器交错在一起。
尽管唐军在辽东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攻克了多座城池,但最终未能如愿攻下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严酷的自然环境成为了阻碍唐军前进的最大障碍。当年十月,辽东地区突降暴雪,气温骤降,道路被冰雪封锁,唐军的粮道几乎被完全切断。饥寒交迫的士兵们开始出现大量的冻伤和疾病,每天都有数百人因伤病而倒下,甚至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
面对严峻的形势,李世民不得不下令撤军。据史书记载,此役唐军虽然斩首俘虏高句丽士兵近十四万人,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折损兵力近两万人。当李世民率领残兵败将撤退时,他望着白雪皑皑的辽东大地,发出了英雄迟暮的叹息:“朕……终究没能踏平平壤!”
回到长安后,李世民下令销毁了所有从高句丽缴获的稻种,似乎仍在延续着“寸草不生”的誓言。然而,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也给这位伟大的帝王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他开始变得多疑和暴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迁怒于身边的人。据《贞观政要》的补遗记载,李世民常常在睡梦中惊醒,梦见高句丽的妇孺在哭泣。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似乎一直在为自己当初在辽东下达的“屠杀令”而感到后悔。
七年后,当新罗的使节将高句丽王族的头颅献到长安时,卧病在床的李世民只是喃喃自语道:“早知京观恨,不渡辽水西。”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最终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辽东的那片黑土地下,埋葬着无数的冤魂。隋军曝尸荒野固然是令人发指的暴行,但唐军在复仇的怒火下屠戮无辜,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冤冤相报何时了?历史没有如果,但留给后人的教训却是深刻的。李世民的这次远征,既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战略家的雄才大略,也暴露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没有更多了
费迪南德:如果曼联当年签下了凯恩和赖斯,现在的局面会完全不同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次观看23小时前
美国军方集体深夜加班,观看中国大阅兵!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次观看1天前
央视曝光:中菲黄岩岛现激烈对峙交锋!马科斯曾扬言:绝不退缩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次观看2天前
公厕一直修不好,出租司机如厕遇停车难,咋办?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次观看3天前
遇见长治味道:八碟八碗,端出一席烟火人间!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次观看7天前
她独守空房68年,任丈夫和别的女人连生11娃,晚年恸哭:对不住他
一点不大不小的妞
次观看9天前
日军侵华留下的“铁证”:吸入器摧残无数中国女性,让人头皮发麻
想你丶度秒如年@
次观看刚刚
樊振东比赛又来了!单打2连败后冲击德甲首胜,吴敬平为弟子打气
惹我小心溺屎身亡
次观看刚刚
刚刚,OpenAI把1GW超算中心直接给了印度!奥特曼即将亲赴办事处
爱不解释@
次观看刚刚
官媒发声!人民日报批评中国女排,点名表扬3名球员,没有庄宇珊
追求简单的小幸福(▲)
次观看1分钟前
淘宝闪购猛攻,把美团打疼了
用户562451
次观看1分钟前
调整!9月3日央视直播女排世锦赛有变,4强出2,拒绝转播日本比赛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分钟前
2026年新农合开始缴费,去年400元,今年多少?已有缴费标准发布
移花宫# 小7
次观看1分钟前
官方回应102岁老兵看完阅兵后去世
ゆ小熊肉肉丶
次观看1分钟前
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的5位明星,个个口碑好,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哦吼啦~]
次观看1分钟前
中国卫星导航用户数差距断崖:美国GPS用户数超60亿,中国北斗呢
‰统帅→
次观看1分钟前
重庆一火锅店广告被指低俗遭投诉 市监部门:正在处理
立白洗脸效果好
次观看2分钟前
“最快女护士”被解约, 夺冠有奖金但不是8万美元
炖蘑菇的闷油瓶
次观看2分钟前
中国阅兵后,美国越想越不对,怀疑陷入军备竞赛,想调整台湾战略
不离不弃,纯属放屁。
次观看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