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文 |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2025年的世界,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导弹无疑是硬核玩家。
可千万别觉得它们不是街头巷尾能见到的家伙,它们的威力大到能让全球屏住呼吸。
从洲际弹道导弹一发能毁一座城,到巡航导弹精准“点名”目标,这些钢铁巨兽承载着科技的极致,也藏着和平的代价。
作为普通老百姓,可能觉得这玩意离生活挺远,但它们真就决定了国际舞台上谁说话更硬气。
今天咱们就基于2025年的公开数据,比如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国际军事智库的分析,盘点一下全球最牛的十款导弹,也包括中国仅有上榜的3款,扒一扒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技术,看看这核威慑的“肌肉”到底有多硬。
第一名,中国东风—41,说起这款武器,那自豪感得爆棚,2019年国庆阅兵,这款武器露出真面目,全球都炸了锅。
射程能达到1.4万到1.5万公里,什么概念?
从中国内陆发射,能直接“敲门”地球另一头。
带上10枚分导核弹头,总当量上百万吨,精度还控制在100米以内,简直是“指哪打哪”。
它用的是固体燃料,发射前不用费劲加注,机动性也强,公路上跑着就能打,敌人想找都找不着。
2025年,火箭军部署的东风—41数量稳步增加,北斗导航加持,再加上高超音速弹头,西方反导系统基本抓瞎。
东风—41的意义不只是技术牛,它让中国在美俄主导的核俱乐部里站稳了脚跟。
以前我们总是追赶,现在这家伙让世界得重新掂量中国的份量。
想想冷战那会美苏争霸,我们还在搞东风—5,现在东风—41横空出世,硬是把中国推到了核威慑的第一梯队。
第二名,俄罗斯RS—28萨尔马特,他被称为末日“撒旦”的继承者。
其实俄罗斯的萨尔马特,2022年刚服役,就被普京吹成“核战终结者”。
射程1.8万公里,载荷更是夸张,10到15枚核弹头,单枚能到2000万吨级。
也就是说,一发下去,半个纽约可能都没了。
精度10米级,配上高超音速滑翔弹头,飞起来像个幽灵,反导系统压根拦不住。
2024年俄乌冲突,俄罗斯老拿这家伙出来“亮肌肉”,北约听了都得哆嗦。
不过,萨尔马特用的是液体燃料,推力是大,但维护麻烦,发射前得折腾半天,生存能力比东风—41差一截。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目前部署的不多,但计划未来扩充。
这玩意继承了苏联“撒旦”导弹的衣钵,名号够响,威力够狠,就是那种“谁敢惹我,我就让你后悔”的存在。
第三名,美国三叉戟IID5,美国的三叉戟IID5,绝对是海基核力量的王牌。
1990年就服役,到2025年还是美英海军的宝贝。
射程1.2万公里,能带8枚核弹头,每枚47.5万吨级,精度90米,堪称“手术刀”级别的打击。
装在俄亥俄级核潜艇上,14艘潜艇,每艘24枚,算下来几百枚在全球游弋,隐蔽性强到你压根不知道它从哪冒出来。
三叉戟II在海湾战争里就露过脸,命中率高达85%,2023年美国还给它升级了导航系统,准备用到2040年。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稳定性和精准度,配合潜艇的隐形特性,随时能给对手来个“背后一刀”。
不过,相比东风—41的机动性,它固定在潜艇平台,灵活性稍逊。
第四名,俄罗斯Kh—555,在巡航导弹里,俄罗斯的Kh—555绝对是个狠角色。
射程3,500公里,速度500到1,200公里每小时,精度45米,能带核弹头或常规子母弹。
2015年叙利亚战场,这家伙首次实战,一发发精准打击,炸得极端组织满地找牙。
2025年,Kh—555升级了人工智能制导,隐身性能更强,飞低了雷达都抓不到。
这导弹是俄罗斯彩虹设计局的得意之作,基于老款Kh—55改进,技术成熟又实用。
它的优势是灵活,能从飞机、舰艇甚至潜艇发射,适合打常规战争的“点穴式”打击。
跟洲际导弹比,它火力小了点,但精准和隐蔽性让它在战场上如鱼得水。
第五名,中国长剑—10,它是中国的巡航导弹明星,射程1,500到2,500公里,速度0.75马赫,精度10到20米。
2020年代以来,火箭军的演习里经常看到它的身影,低空突防,绕着复杂地形飞,美军航母见了都得头疼。
它的多模式制导,结合北斗导航和景象匹配,简直是“智能导弹”的代表。
长剑—10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巡航导弹从跟跑到并跑。
能带多种弹头,战术打击效果一流,特别适合亚太地区这种复杂战场。
虽说射程比美俄顶尖巡航导弹略短,但灵活性和性价比让它在国际上也有了名气。
未来,中国可能更看重高超音速导弹,但长剑—10已经够硬核了。
第六名,美国AGM—129,AGM—129是美国空军的骄傲,射程4,200公里,精度5到10米,专为突破重兵把守的防空网设计。
基于AGM—86B升级,2023年又加装了新导航系统,能在电磁干扰下稳稳命中目标。
它的隐身性能强到雷达几乎看不到,适合打敌方核心设施,比如指挥中心或地下工事。
不过,AGM—129造价高得离谱,一枚673万美元,总共才造了460枚,数量少是硬伤。
但它的技术含金量无人能敌,核弹头加上精准打击,简直是美军战略空军的“撒手锏”。
在2025年的全球博弈中,它依然是核威慑和常规打击的顶尖选择。
第七名,俄罗斯RS—24亚尔斯,一个机动灵活的核利器,亚尔斯是俄罗斯白杨—M的升级版,射程1.1万公里,带4枚核弹头,每枚15到25万吨级,精度150米。
2025年,俄罗斯部署了大约150枚,公路机动让它像游击队员,敌人想锁定都难。
2024年俄乌冲突中,亚尔斯频频“路过”边境,北约的侦察机估计睡不着觉。
值得一说的是,它也采用固体燃料,发射快,生存能力强,还带隐身和抗干扰技术,突防能力一流。
相比萨尔马特,它火力稍逊,但灵活性完胜,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拿它当宝贝。
第八名,英法风暴阴影/SCALPEG,欧洲的隐形尖刀,风暴阴影,英法联手打造的巡航导弹,射程250公里以上,速度0.8马赫,精度1到5米。
2011年叙利亚空袭,这家伙一战成名,精准炸毁目标,欧洲空军直接把它当“神器”。
2025年,升级版适配了更多战机,比如台风战斗机,人工智能目标识别让它能自己找目标,省心又高效。
作为全球首款隐形巡航导弹,风暴阴影的隐身设计和景象匹配制导让它在欧洲战场如鱼得水。
虽说射程不如美俄远,但精准度和灵活性让它成了欧洲自主防务的象征。
第九名,中国东风—31AG,中程威慑的硬核选手,东风—31AG,2017年亮相,射程1.2万公里,带5到6枚分导核弹头,总当量百万吨级,精度300米。
它的铁路和公路机动能力,让敌人侦察起来像大海捞针。
2025年,火箭军部署数量增加,成为中国中远程核威慑的支柱。
相比东风—41,它射程稍短,但成本更低,部署更灵活。
东风—31AG的出现,让中国在核力量的“中量级”领域站稳脚跟,填补了战略空白。
第十名,俄印BrahMos,这是俄印合作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射程400公里(最新版本),速度2.5到2.8马赫,精度1到5米。
1998年启动项目,2025年印度频繁展示舰载和空射版本,震慑南亚邻国。
BrahMos—NG高超音速版计划年底测试,速度可能突破5马赫。
这导弹的快准狠,让它在反舰和陆攻任务中大放异彩。
印度靠它提升了地区影响力,出口潜力也让全球军火市场眼红。
虽说射程有限,但在特定战场上,BrahMos绝对是“猛虎下山”。
这些导弹,个个都是科技的巅峰,也是战略的王牌。
东风—41让中国站上核威慑的顶峰,萨尔马特和三叉戟II延续美俄的霸权,长剑—10、Kh—555则在常规战场大显身手。
但说白了,这些“大家伙”存在的意义,是让战争不敢轻易打响。
2025年的世界,核阴影下更需要冷静和智慧。
导弹再牛,也比不上和平发展的价值。
资料来源: 本文综合2025年美国国防部年度报告、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数据、《简氏防务周刊》、维基百科及全球军事论坛分析,排名基于原创评估
把生命看为0
没有更多了
中央巡视组进驻上海后,晋升副厅级不到一年的他任上落马
把生命看为0
次观看4分钟前
不出所料,特朗普要“重办”阅兵,同一天美欧,收到中国加税通知
把生命看为0
次观看3天前
乌克兰降半旗默哀,泽连斯基:希望中国出手,中方给出2句回应
把生命看为0
次观看3天前
漳州兴源水务公司排污数据造假被罚50万,两负责人获缓刑
把生命看为0
次观看6天前
支持率创新低,特朗普怎么也想不到,马斯克和万斯把他墙角给刨了
把生命看为0
次观看11天前
王晶再曝港圈秘事:张柏芝谢霆锋真“合不来”,女方问题无关他人
把生命看为0
次观看13天前
砸2亿!短剧巨头在杭州盖新总部
没有彩虹的阳光°
次观看刚刚
1699 元!苹果新品官宣,即将发布
夜幕、未央ぁ
次观看刚刚
腾讯微信总部竣工!不像“违章建筑”了
鱼是海的眼泪
次观看刚刚
局势有变,特朗普又要出兵,美军凌晨开火,俄印或联手反制美国?
不争气的滑落
次观看刚刚
中美关税战,最大赢家已浮现?特朗普没想到,订单全被盟友抢走了
┇yě鮏扖傦ɡǔ┆
次观看刚刚
小米刚发布的新系统,居然强兼苹果
用户954053
次观看刚刚
台胞参加九三阅兵,前脚刚落地北京,马上就送给赖清德一句话
迷失了就不酷了
次观看1分钟前
赢麻了!来北京一趟,与中国成战略伙伴关系,与巴建交,与俄和解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分钟前
A股:大盘突然跳水,行情不太对劲,释放了两个重磅信号!
Robinson
次观看1分钟前
投资31亿!赛力斯全球研发中心项目“冲出地面”
最深
次观看1分钟前
出大事了,博尔顿被“抄家”,特朗普发通牒,美“正规军”或出动
用户355432
次观看2分钟前
华为Mate XTs突然上架,9 月 10 日全面开售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2分钟前
美空军上将预言成真!但9月3日上午,美媒才辨清东风-51真实身份
〆Nancy ゛╮゛
次观看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