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美国航天迎来“灾难”一击!
近300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现任员工及前员工21日发表致该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的公开信:
抗议特朗普政府削减美航天局预算、缩减科研项目、裁员等措施。
川普早就想减预算
特朗普政府对航天领域的预算调整早有端倪。
从2017年上任开始,特朗普政府便启动了对联邦各部门预算的全面评估,NASA的预算规划也在其中。
到2019年,相关削减措施陆续实施。在2026财年预算提案中,特朗普政府更是将NASA预算从248亿美元大幅缩减至188亿美元,降幅高达24%。
这一激进举措导致多个重要项目被迫中止,最终引发了员工的集中抗议。
2025年7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终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和保存国家气候评估报告,这一决定标志着特朗普政府气候政策框架的重大调整。
这些报告原本依据1990年《全球变化研究法》定期更新,为地方政府和公众提供全球变暖影响及适应策略的权威数据。
该决定正值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已造成至少132人死亡、百余人失踪。
极端天气的频发加剧了公众对气候危机的担忧,耶鲁大学与乔治梅森大学的调查显示,65%的美国人对全球变暖表示“有些或非常担忧”,得州居民中这一比例更高达74%。
NASA气候数据的停更不仅削弱了地方灾害应对能力,也进一步激化了公众对联邦政策倒退的焦虑。
特朗普为何对 NASA下手
特朗普政府此番对NASA预算大动干戈,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美国现在的国债!**规模已然突破36万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财政状况岌岌可危。
在这种捉襟见肘的困境下,削减各类开支成了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选择,而NASA的预算自然也难以幸免。
特朗普政府从NASA等机构大幅削减的预算,最终流向了何处?
答案显而易见——国防开支始终是美国联邦预算的重中之重。
这位曾承诺"重建美军"的总统,在其任期内持续推动国防预算扩张,目标直指1万亿美元规模。
要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军费计划,政府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通过削减科研、环保等领域的投入,来填补军费扩张的资金缺口。
这种预算重分配的背后,折射出美国政府维护全球军事霸权的战略优先考量。
**其次,特朗普政府似乎更倾向于倚重商业航天来实现太空任务目标。**比如和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合作。特朗普政府认为,和商业航天合作,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好的航天探索成果。
尽管NASA与SpaceX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这种公私合营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与马斯克的政治分歧日益加深,原本的技术合作正逐渐演变为政治博弈。
特别是在"大而美"税收法案争议爆发后,特朗普总统公开威胁要终止与SpaceX的合作合同,并直言不讳地表示:"节省开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终止与马斯克的合作"。
这番言论不仅暴露了政府与商业航天企业关系的脆弱性,更预示着美国航天政策可能面临重大调整。
对美国航天的冲击
NASA 预算削减对美国航天竞争力的冲击是全方位且深远的。
这意味着在科研方面,众多重要项目将受到严重限制。
例如,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预算大幅缩水,如罗曼望远镜等多个重大望远镜项目面临中止 ;旨在探索金星极端环境的“达芬奇”号和“真理”号任务尚未启航便告终止;火星样本返回任务的取消,等等一系列项目的取消让美国在航天探索领域的步伐放缓。
人才储备方面,1/3的岗位面临被裁。
这就会导致许多美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不得不另谋出路,同时这些人才掌握高度专业化、不可替代的知识,这对美国航天人才储备造成了难以估量的长期损害。
在航天技术发展方面,预算的大幅削减已对美国关键领域的突破性研究造成严重影响。
航天材料科学、先进推进系统和深空探测技术等战略研发项目都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停滞。
这些核心技术领域恰恰需要长期稳定的高额投入——任何资金链的中断都会直接制约下一代航天器的性能突破和成本优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研发滞后期将产生连锁反应:不仅会延缓美国航天产业的技术迭代,更可能在未来5-10年内导致其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和技术标准制定方面丧失主导权。
若此趋势持续,美国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航天技术优势地位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世界航天格局剧变
在全球航天格局重塑之际,中国正以系统性的战略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过举国体制优势,中国航天在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截至2025年,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已达820颗,建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卫星网络体系。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模式,使中国在同步轨道控制、深空探测等关键领域建立起独特优势。
与美国航天在商业化与政府主导间的摇摆不定形成鲜明对比,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国家工程为主导的发展路径。
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师们正紧锣密鼓地测试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的核心部件——采用先进碳纤维材料和甲烷燃料的4000吨级发动机。
这款代表下一代航天运输系统的大推力火箭,计划于2030年实现首飞。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当美国因预算削减被迫取消火星样本返回计划时,中国航天却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两国航天发展战略的差异,更预示着全球航天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其实,说到底,航天竞争的本质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角力,而是国家战略定力的持久考验。
当美国在财政困局中不断削减科研投入时,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实现着系统性突破。
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正在重塑全球航天发展的格局天平。
---End---
有迩就很窝心
没有更多了
关晓彤去了汪苏泷演唱会,却没有去鹿晗的,两人演唱会仅相差一天
有迩就很窝心
次观看11天前
同学变后爸!1米95俄罗斯帅哥娶同学妈妈,身高差50cm,现已有娃
有迩就很窝心
次观看20天前
直到看见赵忠祥的妻子,才明白当时为何遗产要交给倪萍保管
有迩就很窝心
次观看21天前
海量财经丨罗马仕被冻结40万元股权 冻结期限为3年
有迩就很窝心
次观看25天前
赖清德居然硬气了一回!给特朗普发了份账单,强硬索赔8353万美元
有迩就很窝心
次观看1月前
不再惯着!菲船3次撞击中方海警船,052D出击强行驶入菲巡航编队
有迩就很窝心
次观看1月前
尼格买提也没想到,离开央视后的王冠,竟走上了另一条“上坡路”
没刘海照样拽@
次观看刚刚
2025年8月17日,毛主席纪念堂前发生的真实排队场景,大家看看吧
穿越到古代找帅哥§
次观看刚刚
苹果沉默一年,终于亮出AI底牌
屁响三千
次观看1分钟前
9月5日上午,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前发生的真实场景,来看看吧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分钟前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黏,意味着什么?看完涨知识了!
一只忧伤的猪
次观看1分钟前
明天就举行93大阅兵了,北京的天气究竟会是怎样?官方预报他来了
两相依偎数星星
次观看1分钟前
WTT挑战赛:孙颖莎王楚钦弃赛,国乒5人首轮出局,教练组用心良苦
无知,
次观看2分钟前
交易所批了!国资接盘!江苏父子见好就收,一次性落袋21亿
Nothing will be forever unfortunately.
次观看2分钟前
严重财务造假!300280,终止上市!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2分钟前
演员张踩玲混血儿子第1次到加拿大,才知爸爸家族有多虎,吓坏了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2分钟前
塞尔维亚夫人看阅兵!长裙配卷发很优雅,给普京打招呼也端庄大气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2分钟前
湖北老板恢复上班,被留置4个月有惊无险,个人账上还多了数亿
谢谢你对我爱的夸奖
次观看3分钟前
四川女兵退伍,现役老公带娃去接,孩子怯生生不敢靠近,网友看哭
sun smile
次观看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