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这是一种小零食,一年产值接近1000亿元,却让很多人因食用它割舌、割脸甚至丧命——它就是槟榔。
槟榔的争议极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新加坡、阿联酋全面禁止销售,土耳其将槟榔碱列为毒品,携带槟榔入境可能面临罚款和监禁。前几年中国大使馆还专门提醒过此事。
最魔幻的是泰国和加拿大这两个连大麻都敢合法化的国家,居然出台政策禁止槟榔的生产和销售,但在中国,大多数小卖部和便利店里,槟榔价位从几块钱到几百块钱不等,往往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和口香糖一样可随手购买。
厂商们时不时搞活动,比如“再来一包”“加一元换购一包”等。很多人本想试试,结果一包又一包,嚼到口腔溃疡都停不下来。
最近有一位短视频博主火了,她一边跑网约车一边吃槟榔。直播时网友打赏,她吃的槟榔越来越贵,从50元到100元、200元、1500元。后来干果已无法满足,她不再跑网约车,干脆坐飞机奔赴槟榔大本营海南,只为吃到新鲜的槟榔果。
在近期的视频里,她坐在车里,将一颗果子放进嘴里嚼了几下,就控制不住地发笑,一边笑一边嚼。
网友热评:
“这集有点恐怖了,感觉槟榔已经控制大脑,咀嚼代替思考了。”
大家并非不知道槟榔有害,骂的人不少,但槟榔却越骂越火、越卖越贵。2011年中国槟榔产值是558亿元,今年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十几年间几乎翻了一倍。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至少有6亿人日常食用槟榔,中国食用人数超过1亿人。
问题来了:槟榔为什么越骂越火?它到底有多大危害?为什么不彻底禁售?
槟榔最早不是零食,而是药材。
《南方草木状》《名医别录》(陶弘景著)中都有记载,其功效广泛,如祛痰、治脚气、杀寄生虫等。
到了明清时期,嚼槟榔开始流行,《红楼梦》中就有贾琏问二姐要槟榔吃的桥段。但早年这一习惯主要在海南、广东、广西等槟榔产地或邻近地区。
湖南湘潭是个例外。湘潭地处湖南中部,湘江穿城而过,古代是贸易中转站。槟榔从海南、广东运来,嚼槟榔的风气也随之传开,民间逐渐出现一批加工小作坊,生意红火。
槟榔产业的真正崛起始于1995年。那年湘潭市首次明确将槟榔加工列为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从过去的零散作坊经营走向规模化、工业化。
1999年,湖南省槟榔地方标准落地,产业开始规范化。2017年,湘潭提出“三年实现300亿元、五年实现500亿元”的产值目标,对年缴税超500万元的企业,每推出一个新品种奖励10万元,支持力度很大。
产业壮大的同时,消费人群也越来越广泛。如今中国嚼槟榔的人口至少6000万,最多超过1亿。槟榔能快速扩张,离不开三大原因。
首先是社交属性,甚至成为文化符号。湖南当地有口头禅:“调调手,街上走,买槟榔。”朋友熟人见面,会习惯性掏出一包槟榔问:“吃摈榔吗?”一项研究显示,湖南人槟榔咀嚼率高达38.42%,年龄跨度从3岁到71岁。
另有针对湖南娄底市中心小学生的调研显示,咀嚼槟榔率为12.4%。
在湘潭,婚丧嫁娶、节庆寿宴等重要场合,槟榔都是必备品。婚礼迎宾处通常有两个盘子,一个放喜糖,一个放槟榔,两者吃多了都是“口腔杀手”。
其实,任何食物残渣长期滞留都会损伤牙龈,导致细菌入侵,引发牙龈萎缩、牙齿变色,甚至根尖周炎。
槟榔爆火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带成瘾性。槟榔含槟榔碱,与尼古丁类似,咀嚼后会被血液吸收,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使人感觉身体发热、精神亢奋、轻飘飘,甚至抑制不住地发笑。
经常嚼槟榔,身体会逐渐适应槟榔碱,为达到最初的快感,需要嚼更多或劲更大的槟榔,有人甚至加烟丝一起嚼。停止咀嚼后,槟榔碱水平下降,人会感觉心情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久而久之产生心理依赖,一焦虑就想嚼,这就是槟榔上瘾的真相。
槟榔流行还得益于厂商的大力推广。比如推出“扫码赢红包”活动,最高金额608元;“再来一包”活动,中奖概率40%;扫码中奖奖品包括3折手机、电动车等。在奖励刺激下,有些本不吃槟榔的人也会购买尝试,从而入坑。
槟榔厂商明知其有害,却想方设法弱化危害,大谈养生概念。有推出“枸杞槟榔”,号称“枸杞加槟榔等于养生”;还有“食物槟榔”称“生津滋阴”,“其囊槟榔”称“顺气止痛、养护肠胃”,“酵素槟榔”称“口感温和、调节免疫力”。
但真相是,无论加什么,槟榔仍是一级致癌物。嚼槟榔的人患口腔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28倍,同时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人,患口腔癌几率高达123倍。
槟榔致癌是物理、化学、生物三重伤害叠加的结果。物理伤害:槟榔果含硬粗纤维,咀嚼时会摩擦口腔内壁,长期如此会导致口腔溃疡、黏膜纤维化,还会改变外观(咬肌变大、牙龈萎缩、牙齿发黑)。
化学伤害:加工时普遍加入熟石灰,会灼烧已破损的口腔黏膜,导致伤口反复发炎、无法愈合。
生物伤害:槟榔碱是成瘾成分,也是细胞毒药,会直接杀死口腔表皮细胞,诱发黏膜纤维化和基因突变,增加癌变风险。
患癌后往往需要切除舌头或半张脸保命,术后患者面部可能凹陷(皮肤取自其他部位移植),但即便如此也未必能保命。歌手傅松因吃槟榔患口腔癌,手术后三次复发,最终离世,去世前还发动态警醒大家。
有个很火的视频,里面男生因嚼槟榔导致左脸肿胀发炎,需手术干预。评论区有网友调侃:“吓得我赶紧把剩下的一口闷”“刚买的丢了可惜,咬一下再丢”“吃了20年,一天十包都没这么夸张”,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数据显示,2608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中,从开始嚼槟榔到出现症状的最短时间仅2到3个月。一开始是人吃槟榔,后来是槟榔“吃”人。
不全面禁售槟榔,表面看是黑白分明的问题,实则背后复杂——禁售代价太大。
如今槟榔年产值接近1000亿元,带动超500万人就业。海南有230万农民靠种植槟榔为生;湖南有1500多家槟榔相关企业、14000多个个体户,头部企业口味王2023年营收达93亿元,湘潭槟榔更是几十万人的生计。
槟榔不仅是零食,还关联GDP、就业、财政,“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一刀切禁售,谁来保障就业、填补缺口、承担转型阵痛?目前不全面禁售不是最优解,或许是最不坏的选择。
但槟榔产业正在松动,监管层面采用类似烟草的策略:不全面禁售但不鼓励。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全面禁止槟榔广告,多地规定槟榔包装必须印“长期咀嚼致癌”的警示语,未成年人不得购买等。
种植端,大力推广雨林油茶种植,2022年种植面积10.3万亩,目标2025年增至25万亩,综合产值达20亿元,为槟榔寻找替代选项。
加工端,目标从“做大做强品牌”改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平衡行业发展与公共健康已势在必行。
关键变量是消费者。越来越多医生、患者在网上讲述割脸、割舌的案例,起到警醒作用。随着90后、00后健康意识增强,槟榔营销的“男人味”“上头感”变成“毁容”“口臭”的代名词。一旦年轻人不买、不试,槟榔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产业转型和认知改变非一朝一夕,但每个人至少可以做一个简单却重要的决定:拒绝槟榔,不当“割脸人”,不当成瘾的奴隶,不轻易尝试。
每个口腔癌患者,第一口时都觉得自己不会倒霉。
#财经##槟榔##社会百态##时事热点头条说##经济##健康##湘潭头条##口腔##经济#
妈咪酱、宝贝酱~
没有更多了
镇嵩军的真实面目有多可怕?阉割男童,奸淫所有妇女,天良丧尽!
妈咪酱、宝贝酱~
次观看9小时前
闷热感又来!小心“秋老虎”
妈咪酱、宝贝酱~
次观看11天前
大众全球最大SUV:一汽-大众全新揽境开启预售,29.99/31.99万元
妈咪酱、宝贝酱~
次观看1月前
成都市委常委杜海波已任市政府党组成员
妈咪酱、宝贝酱~
次观看1月前
安徽黄山地铁将连接杭州?黄山警方:谣言!对王某作出治安处罚
用户850472
次观看刚刚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用户204926
次观看刚刚
缅怀历史当自强,茂名各界踊跃观看阅兵直播
用户421420
次观看刚刚
上海出发航班,紧急一幕!乘务组迅速救助引夸赞
用户156205
次观看刚刚
千余名群众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看阅兵,80年前日军曾在这里签投降书
Simona
次观看刚刚
歌声正澎湃!3000名学子唱响中国青年风采
靠自己,你就是女王
次观看刚刚
趣味满满 乐享探索——临夏市第十一幼儿园打造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
果然
次观看1分钟前
中山各界观看阅兵盛典见证强国力量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分钟前
充电站94分钟收438.4元超时占用费,车主告新能源车企!法院回应
用户177252
次观看1分钟前
广东抗战老兵看阅兵:他们眼含热泪,抬手敬礼
{ㄕ骵↗
次观看1分钟前
“感到自豪和骄傲!”东莞樟木头各界群众集中观看阅兵直播
用户989391
次观看1分钟前
“中国排面”,怎么拍都是帅!
一个承诺,等了一辈子
次观看2分钟前
潍坊3+1!国家级名单公布
旧夢 review-
次观看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