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乾隆得了什么病去世的?压根就没病,临终前他还在筹备九十大寿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乾隆到底得了什么病?**史书没说出真相,御医下完脉都松了口气。

可他刚喝完药,辰时就断了气,诡异的是,三天前他还亲自安排九十大寿!

九十岁的乾隆,还真没打算走

嘉庆四年正月初一,紫禁城里灯火通明,午门上挂着彩缎大旗。

年初头一天,乾隆照例升座接见百官,主持元旦朝贺。按《清实录》记载,乾隆这天依旧“精神矍铄”,连站立的时间也比往年久。

谁能想到,这样的场面,会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朝会?

他真的要走了吗?没人相信。宫里早已开始布置他九十大寿。

乾隆年号虽在乾隆六十年就“禅位”让给嘉庆,但皇帝的权力他从没放手。朝臣行文仍称“太上皇”。

这个“太上皇”不是隐居的老翁,是个仍管着全国的实际掌舵人。

筹备寿典,是件大事,乾隆亲自下旨,指派内务府着手准备,甚至还亲书寿辞和寿联,拟定接见宗室大臣的仪程。

九十大寿定在庚申年,也就是1800年,正是他虚岁九十整的一年。

可他没等到那天。三天之后,正月初四,乾隆辰时驾崩,享年八十九岁,实龄八十八岁。

没人想到,他在未留病状、未做交代的情况下,突然没了。

这个突发事件,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御前总管太监第一时间去叫嘉庆,嘉庆一边赶来一边吩咐宫门封锁,一夜之间,北京城风声鹤唳。

问题来了:一个三天前还精神抖擞筹备寿宴的老人,怎么突然断了气?

有人说他老了,自然到了年限,但问题是,清宫医疗制度非常严密。皇帝每日饮食作息皆有御医值守,连大小便都按时记录、化验。

乾隆若真有重病,嘉庆、太医院、内务府不可能毫无预警。

历史档案也说明了这点。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正月初二还照常饮膳,早上由御医李德立、李世选诊脉,仅称“气虚稍弱”,连“病”字都没用上,只是提醒他调养,照常饮用人参莲子饮。

也就是说,在他驾崩前两天,乾隆没有被认定患病。他不是抱病在床、也没服药强撑,连御医都没开什么特别药方。

而且乾隆本身身体素质很好。他打猎、射箭、游园,从不假手太监。

八十多岁还能外出狩猎。乾隆四十岁那年就写诗立誓要“寿比南山”,他一辈子都在实践养生。他不抽烟、不嗜酒、忌油腻,早睡早起。

和雍正那种五十多岁累死在奏章堆里的皇帝比,乾隆堪称养生典范。

可问题还是来了:气虚能突然致命吗?

太医院当时的诊断也没说清楚。“气虚”是一种极常见的老年人状况,按照中医说法,不是急症,不会突发暴毙。

更何况乾隆当晚并无其他反应,也没高烧、没腹痛、没吐血。

这就更让人觉得诡异。一个太上皇,在未中风、未重病、未有明确征兆的情况下,竟在辰时断气,事后连御医都不好交代。

气虚还是猝死?宫廷留下三个诡异细节

乾隆到底是怎么死的?太医院没法给个准词。

表面上写的是“寿终正寝”,也有说“气虚而逝”,但官方记录没给出任何明确病因,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

一般来说,皇帝驾崩前几天都会有身体异样,哪怕没重病也会体温下降、饮食异常,或者临终嘱托,乾隆没有。

初一还接见群臣,初二正常饮膳,初三照常入睡,初四辰时气绝。中间没有任何危机征兆。

有人觉得是不是御医失误?

可查了当日脉案,三名御医轮流值守,没有开出急救药方。

**人参莲子饮只是普通补气药饮,不是针对具体病症。连“温中”“安神”“行气”这类病理性用药都没开,**这就奇了。

再说第二个细节:乾隆死后入殓,没有举行长时间停灵仪式。

按照满清惯例,皇帝驾崩要停灵数日,接受各地朝贡与祭奠,再择日封棺,乾隆初四驾崩,初五晚间即封棺,并迅速由永和宫迁往景山暂安殿。

这是典型的“低调葬礼”。对于一位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九岁的皇帝,显得反常。

第三个细节更怪:乾隆死后,嘉庆并未急于举行大典,反而对外一度压下消息,直到初十才发布丧诏。

中间时间空档,史书记载为“内外谨慎、太医院查脉再三”。

什么意思?就是宫中在查:乾隆到底怎么死的?

如果是自然老死,根本没必要反复检查、观脉、再召御医回看,这种“亡后复诊”之举,在清代仅见于两种情况:突发猝死、或死因不明。

我认为,这三件事并非偶然拼凑,而是说明了一件事——乾隆之死,不如表面那么单纯。

他到底有没有病?御医说气虚,宫中说寿终,但没有尸检、没有诊断书、没有明确时间、没有亲历人记述。

只有一纸含糊的“驾崩”两字。

再说一句,乾隆有没有准备后事?有。《清实录》里写,乾隆在八十岁之后曾手写“身后章程”,对陵寝、丧葬、尊号均有明确部署。

可他从未提过提前辞世,寿典也没中止迹象。说明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快要走”。

那就得问一句——九十岁的乾隆,如果真没病,是怎么突然倒下的?

有人说是猝死,有人说是心梗,有人提到中风。但清宫并无记录。

也没人看到他临终挣扎、昏迷或抽搐。乾隆一辈子最怕“身后不净”,连寿衣都早早准备好,可他没想到会走得这么急。

问题还不止这些。

后面还有更敏感的事——乾隆死后嘉庆封锁宫门,甚至不许军机处成员私传口信。

嘉庆的动作太快,宫门像是早就布好了局

乾隆断气的当天,嘉庆反应极快。他只带一人入宫,封锁宫门,不许任何奏报外传。这不是悲痛,这是危机处置。

过去皇帝驾崩,得设灵位、鸣钟、挂白、群臣朝服。

可乾隆死后六天,紫禁城还在张灯结彩,这六天,嘉庆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乾隆遗体转入景山暂安殿,避开内廷妃嫔,切断消息源。

第二,传军机大臣单独觐见,不许带笔、不许通气,只有口述。

第三,御医被召回重新诊脉,写了三份报告,全都只说“气虚”。没有病名、没有病程,也没提“亡故”二字。

这不是在治病,这是在“查死因”。

乾隆一生讲究排场、仪制、礼法,临终却草草封棺,不设告祭、不见宗亲。嘉庆不是在治丧,而像是在应对突发事件。

我认为,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乾隆死得太突然,死法又太不明确,所以宫里只能“演”出一套标准结局,把变数抹平。

真正让人想不通的,不是乾隆死,而是整个朝廷对他死亡的处理,太过谨慎,太像预案。

乾隆这一生,什么都讲“万无一失”。结果最后一刻,他自己,却像被时代悄悄抹去了一页。

没有遗言、没有急症、没有记录,这样的死亡太完美,反而最可疑

乾隆的死,没有挣扎、没有病状、没有遗言,所有档案都像被人“清理”过一遍。

他临终前还在安排九十大寿,吟诗写字,身体照常。

死讯却突如其来,一纸“气虚”脉案,匆匆盖棺。谁都知道,气虚不是致命病,更不是猝死的借口。

御医没记录他发热、昏迷或呕吐;嘉庆也没提他留有遗命。宫中档案避谈时间、避写地点,连谁在身边都没写清。整件事干净得离谱。

乾隆最怕被笑话、最怕死得不体面,晚年常写“归山”、“归真”这些词,活得谨慎,走得更谨慎。

可越是这样,越显得这场死亡不是“顺其自然”,而像被“安排”。

没有中风记录,没有御前反应,没有急救过程,哪怕是普通人离世都不可能这样毫无波澜。

我认为,乾隆的死被修饰成了一个“完美告别”,实则是真相被模糊、疑点被掩盖。

他可能真的只是寿终,也可能有突发状况,被彻底压下。

没人会告诉我们真相。乾隆最后留下的,不是诗、不是令,而是一个空白的瞬间。

用户666234

位订阅者
  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

武隆推出“漫游PASS”优惠政策 川渝湘游客高铁车费报销

用户666234

次观看5天前

美俄峰会仓促收场,普京示好仍遭特朗普“下马威”

用户666234

次观看8天前

董璇9岁女儿拒绝出道,称会耽误学习,黄奕母女真该向小酒窝学习

用户666234

次观看12天前

为了毒杀老鼠,这些猪的肉也被迫成为蓝色?

用户666234

次观看15天前

特朗普亲叔叔身份曝光!竟是我国原子弹幕后功臣,他都做了什么?

用户666234

次观看15天前

双向奔赴2|残疾车私下交易“助推”非法营运

用户666234

次观看21天前

养生花茶喝错反伤身!快来pick适合你的那一款

Adlam

次观看10分钟前

凉拌菜,制作简单,卫生不简单

萌主﹫

次观看10分钟前

健康科普 | 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膀胱可能藏了小石头!

不忘@

次观看10分钟前

【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开学健康课:这些实用健康知识助力“开学季”

汗宝宝

次观看10分钟前

这样洗澡=生病,严重的可能会要命!

眼中的你颠覆我世界

次观看11分钟前

补气血不知道吃什么?试试把这些当主食

阿狸的童话* 我的梦

次观看11分钟前

无锡甜太上头,戒不掉糖怎么办啊?

用户853824

次观看11分钟前

药品安全宣传周 | 这5种药,别空腹吃!小心救命药变“毒药”→

你是病毒我却不忍用360

次观看11分钟前

“盐中瑰宝”?“健康饮食圈新宠”?“富含84种矿物质”的玫瑰盐,不适合作为日常食用盐?

仅好友可贱丶

次观看11分钟前

补碘“红绿灯”:该踩油门还是急刹车?

Ridiculous.(可笑的)

次观看11分钟前

健康科普 | 挺直腰板!让孩子远离脊柱侧弯

用户851307

次观看11分钟前

你知道吗?这种茶含糖量巨高

Phipps

次观看12分钟前

全国入秋进程图出炉!看看你家秋天何时“到货”

是坚强还是牵强。

次观看1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