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我国最早出现的“人口普查”是秦朝,那么古人是如何统计的?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在没有计算机、没有大数据的古代中国,统治者们是如何精确掌握庞大帝国的人口数量这一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当我们翻开史书,会惊讶地发现。

隋朝大业五年的人口统计竟然精确到了个位数——46019956人!

从最初简单的"登人"制度,到后来复杂精密的户籍体系,古人究竟发明了哪些独特的统计方法,让人口数据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到如此精准?

商代的甲骨文上,刻着"登人"两个字,这是中国最早的人口统计记录。那时候统计人口的目的很简单,打仗需要兵,朝廷得知道能征多少人。

每当战争来临,官吏们就挨家挨户清点青壮年男子,登记造册后送往战场。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打得不可开交,人口成了最宝贵的战争资源。秦国在这方面的做法特别有意思,他们搞了个"五户连坐"制度。

所谓的“五户连坐”,就是把五户人家编成一组,平时互相监督,战时一起上战场。打了胜仗,五户人家都有赏;要是有人逃兵或者犯事,五户都得连带受罚。

这种制度既保证了兵源充足,又让邻里之间互相监督,谁也不敢轻易逃跑或者隐瞒人口。

春秋时期的管仲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意思是说,连人口数量都搞不清楚就想干大事,就像没有船桨就想过河一样。

商鞅深谙此道,他在秦国变法时推出"强国知十三数",把全国人口分成十三类。

壮男、壮女、官吏、商人、手工业者等等,每一类都清清楚楚地统计出来。这种分类统计的思想,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说到具体怎么统计,唐代户部郎中刘处耘的做法很有代表性。朝廷派他去河北调查人口,他可不是随便走走看看就完事。

出发前,他先派人打听当地的大概情况,收集各种传闻和消息。到了地方,他带着助手一个村一个村地走,找当地的老人核对人数。

还要现场抽查几户人家,看看报上来的数字对不对。最绝的是,他还会派人回头再查一遍,防止有人作假。就这样反复验证,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数字。

其实想想也挺不容易的,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全靠人工一笔一笔地记录、一级一级地汇报。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古人硬是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统计方法。

不过话说回来,光知道有多少人还不够,朝廷还想知道每个人长什么样、住在哪里、家里有几亩地,这些详细信息又该怎么记录呢?

东汉时期的人口普查可有意思了,他们搞了个"案比"制度,每年八月,官吏们就开始挨家挨户登记。不过这登记的内容,可比现在的身份证信息详细多了。

除了姓名、年龄这些基本信息,还要记录每个人的身高、长相,甚至连皮肤白不白、有没有痣都要写清楚。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13到20岁的姑娘得特别注意了,因为这些普查员还兼职当"选秀评委"!长得好看的姑娘,名字旁边会画个记号,说不定哪天就被选进宫里当妃子去了。

到了隋朝,这套系统又升级了。隋文帝搞了个"大索貌阅",听名字就知道,不光要看,还要画下来!每个人都得画个像,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男女老少一个都不能少。

为啥要这么麻烦?原来是有些人为了逃税躲兵役,干脆躲到深山老林里当隐士。有了画像,这些人再想躲就难了,官府拿着画像到处找,看谁还敢不交税!

隋朝还有个规定特别严格,就是亲戚不能登记在一个户口本上。比如堂兄弟啊、表兄弟啊,哪怕住在一个院子里,也得分开登记。

要是被查出来有人瞒报或者合并登记,不光户主要挨罚,连当地的官员和乡长都得跟着倒霉。每年正月初五,县令还得亲自带队挨家挨户核查,看看有没有新生的孩子没登记,有没有去世的人没销户。

就是靠着这种严密的制度,隋朝大业五年才能统计出46019956人这么精确的数字。

而且这个记录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三年就要更新一次。为什么?因为人会变老啊,三年前的小伙子可能已经长了胡子,三年前的姑娘可能已经生了孩子,相貌都会有变化。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古人为什么要把人口登记搞得这么复杂。其实啊,这背后藏着一本经济账。

在古代,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多少,而税收制度又影响着老百姓的生育观念。

"多子多福"这句话,在古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客套话,而是实打实的经济账。唐朝的税收制度特别有意思,朝廷规定一户人家每年要交两石五斗的粮食税。

注意啊,是一户,不是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你家里三口人要交这么多,十口人也要交这么多。

算算看,三口之家每人要负担八斗多粮食,而十口之家每人只需要负担两斗半。人越多,摊到每个人头上的税就越少,这买卖划算呀!

难怪古人都愿意生孩子,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还能分摊税负,简直是一举两得。

老百姓也特别配合人口普查,巴不得把家里每个人都登记上,连刚出生的娃娃都要赶紧报上去。有的人家甚至会把亲戚家的孩子也登记到自己名下,反正人多力量大,税负压力小。

到了宋朝,情况就不一样了。宋朝搞了个"丁籍制度",专门统计20到60岁的男人,美其名曰"壮丁"。

女人不算,老人不算,小孩也不算,就盯着能干活的男人收税。这可把老百姓给坑苦了,家里有三个壮年儿子的,税负比只有一个儿子的重三倍!

更让人无语的是,哪怕你家有十个女儿,在官府眼里也等于零,一分钱税都不用交。这种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放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但在当时却是堂而皇之的国家政策。

清朝的雍正皇帝算是个明白人,他推出了"摊丁入亩"政策,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就是不管你家有多少人,税收按照土地面积来算。有十亩地交十亩地的税,有一百亩地交一百亩地的税,跟人口多少没关系了。

这下可好,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生孩子会增加税负,反而多生孩子能多几个帮手种地。而这一举措导致的结果,就是清朝人口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涨,从康熙时期的一亿多人,一下子涨到了四亿多人!

这种人口爆炸式增长,也给朝廷带来了新的管理难题。人太多了,怎么管?怎么知道谁是谁?明朝的统治者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给全国每户人家发一个小本本,叫"户帖"。这个户帖可不简单,封面是黄色的,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家人的所有信息。

户主叫什么、多大年纪、长什么样、家里有几口人、每个人的姓名年龄、有几亩地、养了几头牛……甚至连家里的锅碗瓢盆都要登记。

更绝的是,户帖上还要画上户主的画像,旁边盖上官印,谁要是敢伪造,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有了户帖还不够,朱元璋又搞了个"黄册"制度。什么是黄册呢?就是把所有户帖的信息汇总起来,编成一本大黄册,存在官府里。

每十年更新一次,生了孩子要加上,死了人要划掉,搬家了要改地址。这套系统运转起来,全国上下的人口信息一目了然,谁也别想逃税漏税。

不过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明朝的"鱼鳞册"。这玩意儿专门用来登记土地,为啥叫鱼鳞册?因为他们把每块地都画成图,一块挨着一块,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就像鱼鳞一样。

每块地都标明了大小、位置、土质好坏、归谁所有,甚至连这块地上种了什么庄稼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了鱼鳞册,官府收税就有了依据,老百姓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地被人霸占。

清朝在人口管理上又有了新花样,他们搞了个"保甲制度"。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每个甲设甲长,每个保设保长。

这些甲长、保长可不是吃闲饭的,他们要负责登记人口变动,谁家生了孩子、谁家有人去世、谁家有人外出,都要及时上报。

更厉害的是,如果哪家有人犯事,整个家的人都要受连累。这种连坐制度虽然严苛,但确实让人口管理变得井井有条。

其实说到底,这些五花八门的人口统计方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朝廷知道自己统治着多少人,有多少资源可以调配。

从商代简单的"登人",到明清复杂的户籍系统,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制度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精确。这些制度不仅保证了国家的正常运转,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纵观中国古代的人口统计史,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在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的年代,他们硬是靠着一套套巧妙的制度,把庞大帝国的人口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些制度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繁琐,甚至有些不合理,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是统治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信源:山西新闻网 古代也有身份证户口本和房产证

信源:洛阳网 古代的户籍制度

逗二比

位订阅者
  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

第十届世界人造板大会和2025临沂木博会将于9月20日举办

逗二比

次观看1天前

洪晃:我为什么不送女儿进最好的小学

逗二比

次观看10天前

于东来自曝做手术已六天,发与妻子牵手跳舞视频:感谢医生护士

逗二比

次观看22天前

成都这一夜,站位暴露咖位:关晓彤靠边站,娜扎未上桌,C位亮了

逗二比

次观看26天前

这就是赌王二太蓝琼缨的真实样貌,赌王离世,遗产纷争最大赢家!

逗二比

次观看1月前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万宁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溪被查

逗二比

次观看1月前

葡萄再好吃,这三类人也得忍住不吃

妹猫Temptation丶

次观看13分钟前

法律界流氓VS精英律师!这对冤家14年后还是港剧天花板

被偷走的爱〃

次观看13分钟前

这两个“私密地带”,是女人只对真心喜欢的人开放的信号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3分钟前

豆瓣评分7.7的古装剧:花心男主有6个老婆,女主作为奸细靠近男主

用户700348

次观看13分钟前

2025年医保新规全面落地,上亿人看病买药迎来减负时代。

死阿宅@

次观看14分钟前

央视新剧《归队》首播掀波澜,东北荒野人性撕扯引热议

手冰的孩纸

次观看14分钟前

吃红薯南瓜不如吃这宝!一斤才2元健脾补肾,软糯香甜上桌秒光。

用户128293

次观看14分钟前

成都男子相亲带女孩吃麻辣烫,女方全程不动筷,网友:换我也不吃

眼眸中的壹い妖娆

次观看14分钟前

一手好牌打的稀碎,蒙牛竟因刀郎与云朵恩怨惹祸上身,真是失算了

我可以在你的生命里唱忐忑吗

次观看14分钟前

德国外长出访日本前,先给中国来了一记下马威,不准中方做三件事

木槿年华ㄟ为你倾尽所有

次观看14分钟前

47岁吴建豪离婚7年曝新恋情,疑携女友出席婚礼,妈妈在旁陪伴

遗失ぜ的ァ美好

次观看15分钟前

欧洲7大巨头齐聚华盛顿,对特朗普兴师问罪,中方却成为焦点

尐样贼£拽

次观看15分钟前

穿越古代,体验美少女舞蹈的魅力!

Prosperous丶悲伤终结╰╯

次观看1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