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明明看起来很努力,却始终在原地踏步?他们抱怨机会不公,感叹命运不济,却很少意识到,真正限制他们的,往往是自己身上那些不易察觉的隐性缺陷。
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因为我会结合顶级富豪冯唐的智慧,和大家聊一聊你身上最好不要出现的缺点。
越没本事的人,越有这3个缺点,希望你一个也没有,如果出现一个,你就要重视了,不改掉,长期下去你的人生会越来越糟糕!
冯唐在麦肯锡工作时,曾指导过一位年轻分析师。
这位同事每天加班到凌晨整理数据,却从不思考数据背后的商业逻辑。
他用 3 天制作了 60 页 PPT,内容却缺乏核心洞察,被客户当场否决,半年后因 “工作低效” 被劝退。
离职时他感慨:“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失败?” 冯唐在《成事心法》中指出:“低效重复的劳动,是对生命最残忍的浪费。” 真正的努力,应该像激光一样聚焦,而非像洒水车一样散漫。
现实中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他们每天看似忙碌不停,却没有真正的成长和突破。
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不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十年后的自己和今天相比可能没有本质区别。
这种重复劳动带来的只是时间的流逝,而不是能力的提升,更谈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冯唐在《强者破局》中强调:“用 20% 的精力抓住核心问题,剩下的 80% 自然迎刃而解。” 这与曾国藩的 “结硬寨,打呆仗” 不谋而合。曾国藩攻打太平时,从不追求奇谋,而是稳扎稳打,每天挖壕沟、筑城墙,看似笨拙,却一步步瓦解了太平军的防线。
这种 “笨功夫”,实则是对战略专注的极致践行。
二八原则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学习中,真正能让我们掌握知识核心的,可能只是那 20% 的重点内容,把这些重点吃透,就能应对大部分的问题。
而如果把大量时间浪费在 80% 的次要内容上,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曾国藩的作战方法虽然看起来缓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这正是抓住了核心要素 —— 稳固自身防线,逐步推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速胜。
在某互联网公司,有位程序员每天最早来最晚走,却总被领导批评 “缺乏创新”。
原来,他把 80% 的时间花在重复修复低级 bug 上,却不愿花 20% 的时间学习新技术。
当公司引入 AI 开发工具时,他因无法适应被淘汰。这就是典型的 “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 看似忙碌,实则在重复制造 “低价值劳动”。
怎样才能告别无效努力呢?
首先要精准定位核心目标,比如可以每天列出最重要的 3 件事,优先完成能产生杠杆效应的任务。
如果你是销售,不要沉迷于打无效电话,而应花时间研究客户需求、优化话术。
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先明确自己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哪些事情是必须完成且能带来最大价值的,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
再建立 “问题 - 解决” 闭环,遇到问题时,先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避免陷入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循环。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去解决表面现象,而是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根本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避免问题反复出现。
最后,每月复盘自己的时间分配,看看有多少精力花在了 “低价值重复” 上。
冯唐建议:“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运动、分给花草树木、山川湖海,而不是无效的忙碌。” 通过定期复盘,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哪些地方存在浪费时间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冯唐在《稳赢》中提出 “情绪可塑性” 理论:“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你如何解读和转化它。” 比如,愤怒可能是因为边界被侵犯,焦虑可能是因为目标不清晰。真正的高手,懂得把情绪当作了解自己的窗口,而非被其吞噬的深渊。
很多人对情绪存在误解,认为情绪是不好的东西,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其实不然,情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反应,它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可能是我们的利益或边界受到了侵犯;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可能是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或者是我们的目标不够明确。通过解读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冯唐在华润改革时,面对裁员危机,采用 “推功揽过” 的沟通策略:先将功劳推给团队,再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这种做法不仅稳定了军心,还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团队凝聚力。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也指出:“活得通透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迟钝’的。” 这里的 “钝感”,是指对负面评价的主动屏蔽,对情绪波动的理性控制。
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负面信息和情绪波动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和迟钝,不要过于敏感,这样才能避免被情绪所左右。
我认识一个做策划的同事,因方案被领导否决而一蹶不振。她反复琢磨领导的每一句话,甚至怀疑自己 “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这种过度解读导致她连续两周无法正常工作,最终错失晋升机会。冯唐对此有句犀利的评价:“你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提出问题的自己。”
接下来分享培养情绪免疫的一些步骤
可以先建立 “情绪观察站”,当情绪来袭时,先暂停 5 秒,问自己:“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它在提醒我什么?” 比如,焦虑可能在提示你需要调整目标,愤怒可能在提示你需要捍卫边界。
在情绪出现时,不要立即做出反应,而是先停下来,观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再练习 “认知重构”,用积极的语言替换负面思维。
比如,把 “我做不到” 改为 “我暂时还没找到方法”,把 “他针对我” 改为 “他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情绪的挑战。
最后要培养 “钝感力”,对不重要的评价 “左耳进右耳出”,对重要的批评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渡边淳一在书中提到一个案例:某作家面对恶评时说:“至少他们认真读了我的书。” 这种将攻击性言论转化为动力的能力,就是钝感力的最佳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评价,对于那些不重要的、负面的评价,我们要学会忽略,不要让它们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判断。
冯唐在《成事心法》中强调:“真正的担当,不是不犯错,而是不逃避。” 没本事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找借口:“客户太难搞”“领导不支持”“同事不配合”。
而有本事的人会说:“我来想办法”“我来协调资源”“我来承担后果”。
逃避责任看似可以暂时避免麻烦和惩罚,但实际上是对自己成长的阻碍。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如果总是找借口逃避责任,我们就永远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无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冯唐提出职场成功的两大核心:“敬” 和 “恕”。“敬” 是对工作的敬畏,“恕” 是对他人的宽容。曾国藩则用 “躬身入局” 来诠释责任意识:“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敬恕之道” 告诉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足。
曾国藩的 “躬身入局” 则强调了要积极参与到事情中去,勇于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某项目组因进度滞后被追责,成员们纷纷把责任推给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不明确。只有一位新人主动站出来:“虽然我是新人,但我愿意牵头梳理问题,重新制定计划。” 最终,她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赢得了团队的信任。
冯唐对此评价:“逃避责任的人,看似躲过了一时的麻烦,实则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职场中的 “甩锅文化” 是一种非常不良的现象,它会破坏团队的合作氛围,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当出现问题时,大家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互相推卸责任,这样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而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往往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那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呢?
可以从小事开始 “认领责任”,比如,主动承担会议记录、整理资料等 “不起眼” 的工作。
冯唐说:“小事能做好的人,做好大事的概率更大。”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轻视小事,要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还可以建立 “问题解决清单”,遇到问题时,先列出 “我能控制的因素” 和 “我能采取的行动”。比如,客户难搞,你可以控制的是沟通方式;领导不支持,你可以控制的是汇报策略。
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抱怨外部环境的不利,而是积极寻找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采取有效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最后要练习 “正向归因”,把失败归因于 “努力不够” 而非 “运气不好”,把成功归因于 “方法有效” 而非 “偶然因素”。
冯唐建议:“不要总想着胜利,而忘记了失败也是可能的。有时要不忘初心,有时要不问初心,但永远不要放弃尝试。” 通过正向归因,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分享完毕,看完有启发的朋友可以拍拍我~
用户366358
没有更多了
南漳县凤山村:烤烟产业“火力全开”带农奔“钱程”
用户366358
次观看1天前
科学家发现:大白鲨的DNA不对劲,它们太奇怪了
用户366358
次观看5天前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两大诡异之处,证明:他准备跟中国硬碰硬了
用户366358
次观看21天前
两儿女当场身亡。手机切记千万不要放在这位置,车祸的真实案例
用户366358
次观看24天前
李隼:东京奥运前偷偷让孙颖莎专打伊藤美诚 每天练100个反手拉她
用户366358
次观看29天前
从 “令狐冲” 到 “老赖”:李亚鹏负债4000万靠直播带货能翻身?
用户366358
次观看1月前
乌军特战队突袭失败:渗透行动中被俘的上尉透露关键情报
用户806689
次观看刚刚
俄罗斯发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队人体实验罪行,外交部回应
盛夏已如深秋|
次观看刚刚
后续!老人故意肘击跑步学生,多人被打,已调解,更多细节曝光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刚刚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疯纸
次观看刚刚
武汉一天两起跳桥事件引发深思:当代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月亮是一道温柔的光
次观看刚刚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创刊 一周年之际 毛泽东为之题词 “我们一定要自由 我们一定要胜利”
青春美少女噢耶
次观看刚刚
新“拾”光 “肆”初见
迅雷下载不了爱情
次观看刚刚
土耳其人眼中,世界上和土耳其关系最好的“6个国家”,看都有谁
@拿着棒棒糖夺天下 *
次观看刚刚
加拿大湖泊海水大肠杆菌超标,印度移民过度排泄让海水变粪水
shoulder (依靠)
次观看1分钟前
印度懵了!美财长:若美俄谈判不顺,美国将联合欧盟制裁印度
用户885596
次观看1分钟前
释永信的末路:三大重锤砸下来,等待他的怕是条不归路!
龇牙咧嘴你干哈
次观看1分钟前
认祖归宗!蒋介石曾孙告别台湾,宣布扎根大陆,在杭州创业
爱你伤肝伤肺伤细胞
次观看1分钟前
人红不能狂,插足别人婚姻,如今却自食苦果,62岁千百惠因病去世
百度也百不出我爱着的你i
次观看1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