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是失策吗?千年后,有人用十万人试出答案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诸葛亮拒绝魏延“子午谷奇谋”,是否失策?千年后,有人按此设想用十万兵力试验结果,结论出乎意料。

子午谷计谋浮现,战略与风险间的博弈

建兴元年(228年)春,蜀汉军队在汉中整装待发,诸葛亮带兵北伐。这时,魏延提交一个大胆谋划:从险峻子午谷出兵直插长安,以小股精锐奇袭,牵制魏国主力。魏延设想,只需5000精兵日行百里,到达长安后若魏主不战可蜂拥而入,与诸葛主力会合,一举夺取关中,震慑曹魏。

子午谷作为进兵通道,地形复杂,山势险要,栈道纵横。历史上曹真率军已多次行此道,但遭遇雨天断道,进展缓慢,造成战略受阻。大量史料指出:谷中地广路窄,气候多变、易埋伏,添加粮草补给难以保障。长安守将夏侯楙当时并不猛将,但诸葛亮犹豫,不因守将弱就忽视地理风险。

魏延的方案看似一石两鸟:小兵力突袭,主力由斜谷正面进攻。但执行难度极高,不仅需高速行军,还要求绝对保密,否则奇袭荡然无存。若山道被拦截,5000兵力兴许成为血泊。

后世史家对此争议不断。《资治通鉴》中记载诸葛亮出于稳健策略回避,遵循逐步占取陇右的路线。《三国志·魏延传》中透漏魏延多次上言此策,但诸葛亮均以地险未用。

现代地形调查显示,子午谷全长约330公里,跨度巨大,中途几乎无可靠营地,中途桥梁密布易被毁,更免谈大雨时泥石流。即使以今日技术,也几乎难以确保数日内快速平稳穿越。若魏延带兵突进,意味着背水一战,没有后路。

诸葛亮为何拒诀,稳健之下的战术考量

这是一次战略上的选择,也是领导风格的折射。诸葛亮拒绝此计,并非怯弱,而源于他对全局把控的谨慎。北伐之初,蜀汉虽拥有士气,但人手、粮草、兵力远不比魏国。走险道进攻长安,固然可取对方不备,却也极易落入地形伏击的陷阱。不止魏延一人提出此计,已有韩信“暗度陈仓”先例。但地理与政治条件不同,蜀汉不具备当时韩信那种军力与地形先机。

诸葛亮关心的正面战场是祁山,斜谷虽守备稳固,但进击道路明朗,有后方支援保障,适合逐步稳打。攻取陇右再逐步扩展,是底线安全的战略,避免万一失败时兵力大损一蹶不振。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对魏延的不信任与团队结构也影响选择。魏延个性好冒进,疑心有二心倾向。诸葛亮担心魏延若成功,不易控制后果,若失败将导致整体撤退困难。对策涉及的部下分兵指挥、协同及时性也存在实务执行难题。

长安守将虽平庸,却不会甘心任人。魏延要突破长安城,需动摇西北军心、破坏多重防御体系。数日内完成任务的想象乐观,略带冒进;一旦遭遇阻击,和稀泥后可能造成大规模溃败,对蜀军气势打击更甚攻不下。

史家评价褒贬不一。宋代胡寅认为诸葛亮止险未错;王夫之批评过保守;程公许认为若实用奇兵仍存风险。魏延略显勇猛而缺全局判断,诸葛亮保守而稳妥。此一回合,胜利未定但风险难控。

千年后重试,十万人模拟子午谷进军

在千年后的2025年,军事专家为了解析历史上诸葛亮拒绝魏延“子午谷奇谋”的深层原因,决定通过大规模模拟演习重新测试这一战术的可行性。借助现代科技与军事模拟系统,一项名为“子午谷行动”的实验开始了。

这个实验并非单纯的“复原历史”,而是通过仿真模拟,进行兵力调动、地形测试、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精确复刻。十万人、上千辆军车、数百架无人机共同参与这一测试,目标是重现子午谷的极限条件,并通过数据模拟来评估该战略能否成功。

模拟设定的是一场严密的冬季风暴,气温骤降、山道难行。模拟地点选择了类似的山脉地形,强调高低起伏和狭窄路线,模拟的敌军为防御重兵,试图在有限的地形内形成纵深防线。专家们根据魏延的原始战术,安排兵力、运输补给、后勤支援等因素的演练。

兵力分布的第一项任务便是通过数条栈道进行快速行军,避开敌军的雷达和监听。在第十天时,参演的指挥官发现,尽管兵员的协作较好,但由山道、天气等条件导致的后勤资源断裂,造成了多个小队的失联。与预想中的快速推进路线不同,途中因大规模降雪,路面无法支撑重型车辆通过。原本希望以较快速度打击敌方侧翼的想法,迅速成为了泡影。

在模拟的第四天,参演的“魏延部队”被困于山脉腹地,无法进军。补给线在受到攻击后断裂,陷入内外夹击。兵员由于缺乏及时救援和粮草补充,士气下滑,最终指挥部决定撤退,视为演习失败。

这次“子午谷奇谋”的模拟测试,让许多专家大跌眼镜。初步数据表明,即使在具备现代通讯与后勤支持的情况下,这种依赖极限速度与兵力的战术依然充满巨大的风险。而当初的“斜谷进攻”,即便缺乏魏延等人的出奇制胜,仍以稳健的布置逐步压制了魏国防线,确保了战略稳定。

这次演习反映出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子午谷的地形条件无法完全满足快速突进的需求,二是兵员与补给的协同问题极为突出。若诸葛亮当年选择执行魏延的计划,完全可能因天灾、地理条件等因素而导致兵员损失惨重,甚至无法支援下一步行动。

因此,模拟实验给出的结论与历史相似——这个谋划并非没有可行性,但极其依赖极限运作条件,且风险不可忽视。

结论与反思,历史的悖论

“子午谷奇谋”是否失策?从历史的角度看,诸葛亮的拒绝似乎有其合理性。若从现代的军事视角来看,这一策略依然充满潜在的不可控因素,诸葛亮未选择冒险,显示了其深厚的战略眼光。

模拟实验结果让人深思,魏延的冒险精神与诸葛亮的稳妥策略之间的差距,在千年后的战争模拟中得到了验证。

模拟结果表明,若魏延所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最终成功,那么蜀汉可能在短期内打破曹魏的防线,打开关中大门,激活连锁反应,从而为蜀汉的崛起铺路。

然而,如果不幸遭遇气候等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这一行动将可能导致大规模损失,甚至全军覆没。

从历史的全局来看,诸葛亮选择稳步推进、逐步打压敌军,可能更加符合当时蜀汉的国力与兵员情况。在缺乏足够资源和信息的前提下,过于冒险的奇谋注定存在很高的失败风险。

诸葛亮的谨慎实际上是他能在困境中持续保持平衡与优势的原因之一。

对于魏延而言,他的勇敢和大胆是兵家所需的品质,但在历史上,往往是那种既有胆略又有谨慎的领袖,才能驾驭风险,稳固政权。魏延可能过于依赖冲锋陷阵的勇气,而忽视了后勤和战略全局,这也是他未能完全取得信任的原因。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拒绝并非单纯的失策。相反,他的决策中深刻体现了对于全局、地形、气候、资源等多方因素的深刻洞察与权衡。

这种深思熟虑的策略,虽然在短期内未能实现魏延所设想的巨大突破,但从长远来看,它确保了蜀汉的稳定性,并最终在多次北伐中逐步消耗了魏国的力量。

历史的悖论在于,有时候并不是最勇敢的战略就能带来胜利,而是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稳重实践的战略能够在长久的博弈中取得胜利。

用户641332

位订阅者
  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

太平洋小国的华裔总统:一上任就与中国断交,父亲曾是中国汉奸

用户641332

次观看13小时前

天气转凉,提醒脑梗塞患者:宁愿打打麻将,也别轻易做这3事

用户641332

次观看4天前

百亿独角兽金晟新能赴港IPO,两年半亏超9亿,18亿短债压顶

用户641332

次观看7天前

4所高校开学!宜宾大学城B区汇聚2.4万师生

用户641332

次观看10天前

九三阅兵:各界优秀代表齐聚,唯有他们让人一眼泪目 评论区绷不住

用户641332

次观看19天前

九三阅兵结束不到72小时,三件恶心事出现,每一件都不值得原谅

用户641332

次观看22天前

Illumina:“如果需要我们可以直接把Element买下来并关掉”

梦红尘い浮云

次观看12分钟前

抖音电商全球购,何以拓宽双11的“底池”?

用户405129

次观看12分钟前

第26季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之“山国工夫”杯岩茶赛收官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2分钟前

波兰盘外招失败,中国不怕把事闹大反将一军,美欧都被猪队友坑了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2分钟前

同心致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香港特区政府开启多项合作

站在冰箱上的男人

次观看13分钟前

腾势N8L正式发布,重塑大六座SUV市场新格局,31.98万起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3分钟前

火龙果立大功?医生推荐:火龙果对这4种慢性病有好处,建议多吃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3分钟前

宗馥莉上诉被驳回,杜建英笑了三兄妹躺赢,后续关键看杭州怎么判

穿着睡衣去逛街 @

次观看13分钟前

洗不了了!美媒:22年伦纳德长时间缺战,收到175万后宣布复出

转角遇到抢劫的

次观看13分钟前

以体育之名 赴山海之约丨运动激发日照城市新活力

长发微卷背包布鞋

次观看13分钟前

步长制药的“智”药术

一秒钟的永恒。

次观看13分钟前

明月照银城 村歌唱团圆 两岸闽南语“村歌”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在同安举行

温柔似水配妖娆妩媚

次观看13分钟前

张善政批民进党当局能源政策:根本是死路一条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1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