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眼

用斐波那契数列证明西方文明的衰落:换个角度看西方的审美观畸变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周六晚继续在视频号与西瓜视频同步直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过去看看。

友情提示:

这个题目,估计很能拉仇恨。

因为即便是校尉自己,看到别人用数列证明社会现象,第一反应,恐怕也觉得是扯淡。

其实这是一篇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旧文章,原本只有后半部分,是多年前闲着没事写着玩的。

最近两年开始写国际时事。这两天翻到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畸形审美观,居然与斐波那契数列所代表的自然美学完全对立。

按照矛盾论,对立就是统一。

校尉只能感叹一句:原来基于自然、最为基础、最为朴素的数学原理,与基于社会、最为高深、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底层逻辑,虽然是对立的,但也是相通的。

所谓天人合一,所谓世界的本质是数学,古人诚不我欺哉!

上:西方的畸形审美观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西方开始流行以异装癖、LGBT为代表的畸形审美观。

美国的LGBT四星上将与LGBT+异装癖能源部高官

在这种畸形审美观的主导下,不仅西方出现了萝莉岛、骄傲节、黑命贵、黑色美人鱼、百余种性别、LGBT进课堂、生理男性进女厕等反人性、反常识、反审美直觉的文化乱象,东方也开始流行娘炮、眯眯眼等变态审美观。

从美国政坛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的LGBT高官,到日韩台长期流行甚至一度肆虐中国大陆的娘炮明星,从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阴间风,到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群魔乱舞,从西方白左政客拼命吹捧的多元化政治正确,到东方文化买办吮痈舐痔的花式舔菊,无不说明,依托西方的文化霸权、舆论霸权,这种打着普世价值旗号的审美观病毒,已经渗透到了人类文明传承的基因深处。

既娘且炮的韩国男团

东京奥运的阴间风

群魔乱舞的巴黎奥运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战略家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因为所有体现到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冲突,首先都是因为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经济矛盾。

相反,只要存在足够的利益绑定,价值观与文化的分歧,自然就会得到弥合。

历史上的日本、韩国全盘抄袭中华文化,是因为他们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中国,二战以后的日本、韩国争先恐后地抛弃东方传统文化、拥抱西方价值观,无非就是因为,他们已经融入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与国际产业链,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层面,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高度绑定。

美国能够容忍沙特的神权统治,包括虐杀卡舒吉这样的极端事件,是因为石油美元的存在,压制了双方的制度冲突、宗教冲突、文化冲突。

虽然相比虚幻的价值观,利益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在战后建立的隐性经济殖民体系中,赤裸裸的利益争夺,首先就会在道义上失分,不仅会在外部广泛树敌,也会在内部引发精神分裂。

韩国高喊价值观外交,美国淡化与沙特的文化分歧,无非就是为了给丑陋的利益交换套上一层华丽的外衣。

尹锡悦所主张的价值观外交,其实就相当于在中美之间公开站队美国

因此,对于掌握文化霸权的西方国家来说,打着普世价值、先进文明的旗号,通过文化输出抢夺话语权,进而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林肯说过,你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话术再好,也不可能永远欺世盗名。

在西方国家长期的双标操弄下,以自由、民主、人权为代表的传统普世价值,已经严重透支了信用,不仅蒙蔽不了芸芸众生,也遮掩不住内部矛盾,为了掩盖隐性经济殖民体系下的国际社会阶级矛盾和民主普选外皮下的国内阶级矛盾,为了分化瓦解统治对象,他们必须发明新的话术。

这套话术,就是以多元化为核心的新普世价值观。

所谓多元化,其实就是利用女权、LGBT、黑命贵、自由变性、极端环保主义、极端动物保护主义等毫无逻辑、极度自我中心主义、极度精致利己主义,既具体而微针对性极强、又极端混乱高度对立的思想理念,打散天然存在且利益高度一致的被剥削阶级,实现对底层民众的原子化管理。

归根结底,就是西方基于一神论宗教思想和盎撒海盗行为而形成的虚伪的普世价值文化,已经无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只能胡乱编造根本经不起检验的新型话术,因而引发了更大的文化混乱。

文化混乱,又必然导致思想混乱。

今天美国白左与白右的对立、各种反逻辑新潮理念与返祖型保守主义的对立,就是这种双重混乱最典型的例子。

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其实就是帝国末年,日益没落腐朽的统治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文化的引领与创新能力,导致各种奇葩思想层出不穷,最终催生的各种社会乱象。

而本文要说的审美观畸变,其实就是思想混乱的集中体现,因而也是文化衰竭的集中体现。

江郎才尽,所以胡说八道,文化衰竭,所以审美畸形。

龚自珍说过,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中国能够穿越数千年风雨,成为唯一亘古不灭的文明古国,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拥有中华文明这个母体,为我们提供看似柔弱、实则坚韧的保护。

而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在自己主动搞乱自己的文化,整出一大堆违背人类本性的畸形审美荒诞剧,这种短视而丑陋的行为,充分暴露了他们对历史的无知与狂妄。

好了,关于文化乱象与审美观畸变的社会现象分析先铺垫到这,下面咱们换个角度,从斐波那契数列所代表的基础数学原理,来理解科学与美学的关系。

下:斐波那契数列的美学逻辑

讲斐波那契数列之前,咱们先八卦一下。

毕竟有史以来,最有生命力的故事,往往都是八卦。

斐波那契数列的发现者——敲黑板,是发现而不是发明——是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这也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得名由来。

同样在意大利,200年后,那位最擅长使用黄金分割作画的大画家,名字叫做莱昂纳多・达芬奇。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这两位意大利的牛人刚好同名。有意思的是,斐波那契数列,又与黄金分割有着十分奇特而紧密的联系。

冥冥之中,似乎造物就是要把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的关系,通过两位牛人同名的巧合体现出来,为我等俗人提供谈资。

八卦完毕,下面说说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

一、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表示

在数列里面,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斐波那契数列都不复杂,无非就是前两个数字相加得出后一个数字罢了。

唯一的特殊,就是这个数列的前两个数字都是1。

斐波那契数列如下: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

在《计算的书》中,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在一个封闭地区中,开始有1对兔子,从第2个月开始,每个月生1对新兔子,新生的兔子足月后,也会以相同的速度繁衍,那么1年之后,总共会有多少只兔子?

答案并不复杂,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第12个数字144。

任何生物的繁衍,如果没有外部干扰,都会以斐波那契数列的方式增长。当然,不同生物的繁殖效率不同,必须对斐波那契数列进行相应的修正,才能适应更多的场景。

用斐波那契数列相邻数字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数列:

1,0.5,0.66667,0.6,0.625,0.61538,0.61905,0.61765,0.61818,0.61798,0.61805,0.61803,0.61804,0.61803,0.61803……(取小数点后5位近似值)

可以看出,这个斐波那契数列相邻数字比值形成的新数列,无限逼近于某个数值。这个数值,也即大名鼎鼎的黄金分割比例,用希腊字母φ表示。

φ是一个无理数,也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其数学表达式为(√5-1)/2,其值为0.6180339887……,在日常应用中,我们一般取近似值0.618。

斐波那契数列相邻数字的比值,无限接近于φ,但永远不等于φ。因为φ是无理数,而斐波那契数列由整数组成,相邻数字的比值为有理数。一个有理数,当然永远不可能等于无理数。

再来说说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比例的关系。

人类发现黄金分割比例,其实远早于发现斐波那契数列。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即宣称**世界的本质是数学那位先贤——**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

其数学定义为: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比例。

设线段全长为1,用数学公式表达,也即φ/1=(1-φ)/φ,由此得到φ的解,为无理数(√5-1)/2,正是斐波那契数列相邻数字比值的极限。

也就是说,虽然两者的定义方式不同,得出的数值却相等。对具备一定数学知识的人来说,其证明过程并不复杂,不过单纯从日常经验去想象,却难免觉得有点神奇。

由φ/1=(1-φ)/φ,我们还能推导得到1+φ=1/φ,也即黄金分割值加1,等于1除以黄金分割值。因此,在数学上,可以把1+φ看做φ在水中的倒影,因为它们互为倒数。

在日常生活中,把φ的值精确到0.618就足够了。在绘画、建筑等领域,按照0.618或是1.618来设计,就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股市中,人们还经常用到另外两组对应的黄金分割值:0.382与它的倒数2.618,0.191与它的倒数5.236。至于比例更加悬殊的黄金分割值,基本就失去了日常生活应用价值。

我们再来看看斐波那契数列的几何表达——黄金螺线。

作图过程不描述了,直接看结果。下图中连接各段圆弧形成的曲线,就是黄金螺线。

二、斐波那契数列的自然体现

看完黄金螺线后,我们再看下面几张图,体会一下这条神奇曲线蕴含的美妙韵律。

在我们容身的宇宙中,大至星系的悬臂,小至海螺的外壳,或者是向日葵的种子,或者是弯曲的盘羊角,世间万物,只要能够自然增长,就会呈现出黄金螺线。

这些事例,就跟不以1,1开头的其他斐波那契数列一样,尽管它们的起始点和增长速率千差万别,可相邻数字的比值依然无限接近于φ,最终依然会形成黄金螺线。

为什么说斐波那契数列是揭示宇宙演化的自然密码?

因为它天然描述了万事万物自然增长的规律,天然契合了宇宙最底层的规则,或者换个带着东方神秘气息的词,这就是天道。

斐波那契数列的起始,与老子描述的世界起源非常类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要说区别,就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缺少了关于“道”的数学描述。

那什么是“道”呢?

窃以为,老子所说的“道”,就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就是奇点。

从数学表达上来说,“道”的外在表现就是零,就是一切数字的起源,内部则是没有规则、无法描述的混沌状态。

所以,在斐波那契数列的前面加上零,就是完整的斐波那契数列,就是自然演化的终极密码。

宇宙从莫可名状的奇点起源,然后道生一、一生二,逐步演化为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

在《道德经》的开篇,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更为常见的断句方式,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窃以为这种断句并不准确,因此不予采用。

“道”是内涵,“名”是表象。

人类无法想象天地诞生之前的混沌状态,所以只能用“无”来命名“天地之始”,也即“无,名天地之始”。

形成物质后,才诞生“有”的概念,所以“有”被命名为万物之母,也即“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又说,保持“无”的心态,才能体会“道”的玄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保持“有”的心态,才能发现“道”的踪迹——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和“有”,都源自于“道”,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乃是世间最为玄妙的东西,同时又是通往宇宙奥妙的大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按照老子的世界观,“道”演化天地之初,是一种“无”的混沌状态,形成物质形态的“有”之后,才会诞生世间万物。

这个过程,正是从无到有、从不可知到可知、从无序到有序、从零到一的宇宙诞生过程,套用科学界的词,叫做宇宙大爆炸。

斐波那契数列加上零,则是:0,1,1,2,3,5,8,13,21……直至无穷大。

从0到1,就是没有时空、没有物质、也没有规则的奇点,通过大爆炸诞生宇宙的过程。

后面数值的不断增长,则代表着时空不断膨胀、元素不断增加、星体不断诞生、生命不断进化,直至整个宇宙进入只有数学意义没有现实意义的无穷大。

而从哲学上说,0也即另一种无穷大,所以无穷大就是奇点,就是熵值超限的宇宙重归沉寂,再次进入无法观测的混沌状态。

而宇宙,就是人类所知最大的混沌系统。

首先,宇宙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

尽管宇宙本身,还在以超光速加速膨胀,尽管星系之间、星球之间隔着遥远的距离,但它依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星系互相影响、星球互相影响、星球上各种状态的物质也在互相影响。

其次,宇宙也是混沌的。

有人可能会说,星系乃至星球的运转,不是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推测吗?

是,站在小小的地球之上,局限于小小的光锥之内,观察小小的可见宇宙,推测人类可知的时空,宇宙确实可以用数学模型描述,我们可以准确推测地球明天会运转到哪里,与太阳又会形成怎样的空间关系。

可谁又知道,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从何而来?奇点爆发的过程中,又是如何诞生的物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形成的星体?

也许在奇点爆炸的瞬间,一颗比中微子还小、最最基本的物质颗粒的运动方式的改变,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宇宙。

也许那个宇宙的星系分布完全不同,也许那个宇宙就没有星球、星系这样的天体形态,也许那个宇宙根本没有金、银等我们熟知的元素,也许那个宇宙根本没有质子、电子等各种粒子,也许那个宇宙的时空法则完全不同,它也许是高维的,是光学不可见的,甚至根本不是物质的。

扯得有点远,抛开上面带点硬科幻色彩的臆想,回到我们熟知的物质的、时间与三维空间结合的现实宇宙来。

我们所处的宇宙,由于我们的观测,呈现出确定的样子,可它依然属于混沌系统。

因为人类的存在、我们这些活生生个体的存在,都是无数偶然堆积而成永远无法复制的确定结果。

可以想象,在这个茫茫宇宙中,太阳的照射、地球的出现、月亮的环绕、生物的起源、人类的诞生、西方国家掀起的畸形审美浪潮、校尉写下的这篇文章,以及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是特例中的特例。亿万年历史中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这个特例的消失。

但不管人类这个特例是否出现,宇宙依然会以它固有的形式运转,诞生各种各样服从斐波那契数列的事物,将随处可见的黄金螺线,以某种我们无法感知、无法理解的形态,展示在另一种全新的智慧生命面前。

三、斐波那契数列的美学认知

人们常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也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其实校尉一直想加一句,神学的尽头是美学。

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人类能够认知的规则。

但科学对规则的研究往往具体而微,所以科学到了学科层级,往往互相割裂,比如物理和化学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过这种割裂,既不是研究对象本身的割裂,更不是底层规则的割裂,而是由于人类认知能力有限带来的表象割裂。

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人类从科学层面提炼出来的统一性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科学研究。

或者这么说,哲学的存在,就是为了统一科学,科学的存在,则是为了验证哲学。

爱因斯坦晚年,就一直试图统一自然界中的各种作用力,也即统一场论。这与其说是科学研究,不如说是哲学思考。

什么是神学?

对于那些受能力所限,暂时只能观察其表面形式却不能掌握其内在规律的自然现象,人类归结于神灵的作用,这种臆想就是神学。

比如打雷,现代人知道是云层放电,古人却以为是神仙发怒。

可见,神学就是早期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解释超出自我认知能力的自然现象而臆想出来的学说。

这种学说大多不正确,但我们却不能断言它们一定错。因为冥冥之中也许没有神灵,但却有堪比神灵的造物存在。

什么是美学?美学是一切人类理论的终极状态,也是人类进化的终极状态。

因为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进化史,就是一个以美为标准的自然选择过程。美与丑的区别,源自宇宙赋予我们的生命本能。

任何一种生命,对于所处的环境,都有本能的感触,甜与苦、香与臭、舒适与痛苦……

这些高级生命才有的感觉,起源于初级生命对环境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最终融入人类的基因,并表现为复杂的美感。

人类乃是宇宙这个复杂混沌系统的终极产品,宇宙在底层规则的指引下运转,逐渐演化出人类这样的灵智生命。

天人合一。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有利于进化的都是符合宇宙底层规则也即天道的,不利于进化的都是违背天道的。

所以人类天然继承了宇宙的美感,天然可以与符合宇宙运行规律的自然现象、人工现象产生美学共振。

所以不管是哈勃望远镜发回来的外太空影像,还是高倍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都具有震撼人心的美。

创世柱

宇宙星空

微观世界

颜值即正义,这既是人的本能,也是自然规律。

作为揭示万物演化规律的斐波那契数列,及其外在表现形式黄金分割比例和黄金螺线,同样符合宇宙运行的底层规则,所以天然符合人类的美感。

更进一步说,科学也罢、哲学也罢、神学也罢,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只是处于特定阶段的人类、对特定范围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它们都只能在特定的局部时空生效。

牛顿开创经典力学之前,神学的宇宙观大行其道。

相对论诞生后,被物理界奉为圭臬两百年的经典力学,被证实不过是低速时空下关于物体运动的简化模型,理论上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

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终究会发现,现在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的相对论,同样只是浩渺宇宙时空中不值一提的特例。

所谓相对论,不只是指时空的相对,也指相对论本身的相对准确。

唯有承载着世间万物进化自然密码的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跨越无穷无尽的时空,以宇宙间最原始的美学形态,从宇宙起源的奇点,直抵人类的本心。

作为宇宙演化的杰作,人类必须遵循宇宙赋予我们的美感,因为这是人类进化的生存密码——跟着本能的美感走,人类才能趋利避害,就好比人类个体会自然而然地躲开毒蛇、蚂蟥、蜘蛛、蜥蜴等不符合人类审美观的危险生物。

正因如此,当某种人类文明,居然进化出了以丑为美的畸形审美观,那就说明,这种文明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自然规律、违背了人类进化最基本的法则。

西方国家将LGBT、黑命贵、异装癖、娘炮等违背人类天性的行为,打造为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人为制造畸形的审美观,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对宇宙基本法则的背叛。

逆天而行,不死何为!

这样的文明、这样的文化,注定死路一条。

四、结语

前面说过,所有的类斐波那契数列,其相邻数字的比值,同样无限接近于φ。这似乎就预示着,人类可以无限接近宇宙的真相,但又永远不可能真正进入真相。

或者说,人类本身,就是宇宙真相的一部分,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身,就跟无法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

但做不到,不代表不去做:人类追寻终极之美,其实就是在追寻宇宙的真相。

我们从茫茫宇宙中来,也必将往茫茫宇宙中去,人类开创太空时代,不是为了太空殖民,而是为了追求宇宙的真相,以及依托于宇宙真相之上的生命意义。

而中华文明所坚持的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人类踏上太空时代之前,必须完成的地球文明内部整合。

在这个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历史大趋势面前,美国的霸权,以及美国为了维护霸权而发明的畸形审美观,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尘埃。

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虽然相比我们存身的浩渺宇宙,人类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微尘。

但人类一弹指间,也许就有无数不可知的宇宙生灭,人类一挥手间,也许就穿越了无数不可知的宇宙时空。

凡是终章,皆为序曲;人类本身,即是宇宙;宇宙本身,即是奇点。

用户566356

位订阅者
  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

美国南海行动背后的深层战略:中国如何应对军事挑战?

用户566356

次观看3天前

林诗栋爆冷淘汰众生相:小石头闭眼崩溃,王皓脸色铁青 ,球迷懵了

用户566356

次观看6天前

16岁老少恋破裂?唐僧“母亲”插足知名作家丑闻曝光,现在如何了

用户566356

次观看21天前

7岁儿童看直播竟打赏4000多元!避坑指南来了

用户566356

次观看1月前

十三吨圆钢滚来无处可逃!命大,保住了

用户566356

次观看1月前

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冠军!《哪吒2》最终票房154.45亿

用户566356

次观看1月前

wtt瑞典大满贯8月18日周一焦点赛程 直播预告 点评

布___兜兜

次观看刚刚

2005年男子整理母亲遗物,意外发现神秘图纸,专家看后震惊不已

妹猫Temptation丶

次观看刚刚

甘肃这座城,名气不大却出了很多国宝景点,藏着比敦煌更早的石窟

Richter

次观看刚刚

雷电黄色预警来了,上海有区域冰雹、暴雨等5预警齐发,高温要结束了?

用户832438

次观看刚刚

天价代价!瑞士名表辱华48小时蒸发亿万,中国消费者直接怒斥!

秘密乐趣

次观看1分钟前

西藏又一个不知名的湖火了,见过的人赞不绝口,趁现在人少早点去

我的男人你看不得-

次观看1分钟前

为什么说:买老小区一定要注意这“4点”?别不信,都是经验之谈

本姑娘抽烟喝酒都行@

次观看1分钟前

总投资额超400亿元,临港新片区这些重磅项目签约落地

:╰★ 转角,摔一跤

次观看2分钟前

wtt瑞典大满贯金娜英负早田希娜 陈幸同陈垣宇晋级

用户945202

次观看2分钟前

一代名将,被冒名顶替 21 年,靠捡煤球为生,冒充者却吃香喝辣的

午夜飞行 desire|╣

次观看2分钟前

千万要警惕!这“6个”生活成本正悄悄上涨,当心掏空你的钱包!

黑米拯救白米 i

次观看2分钟前

戴庆成:香港抢人才再掀反思

七友

次观看2分钟前

悬赏上海市区一套房寻子!4岁被拐的王磊,妈妈找了你26年,等你回家拆礼物

妳6毛我6毛咱倆壹塊二

次观看2分钟前